金年会,金年会官网,金年会登录,金年会注册,金年会app下载,在线体育投注,电竞投注平台,真人游戏平台,金年会数字站
日前,金现代(300830)发布2025年中报:报告期内公司主动减少低端业务,增加利润率高标准化通用软件业务。随着公司标准化通用软件快速增长,公司“双轮驱动”战略转型持续。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505.31万元,同比下降13.83%。但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-2242.99万元,同比收窄11.95%。分析人士指出,在国家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落地的大背景下,公司超前布局AI的多个领域正逐步开花结果,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,有望助力公司成为下一轮信息技术领军企业。
金现代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起家,深耕电力行业二十多年,与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、五大发电集团等国内领先的能源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,并在该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。与此同时,不断拓展新能源产品线,陆续开发出风电场生产管理系统、新能源安健环(HSE)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软件产品,目前已在多家客户中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。近年来,金现代在持续巩固电力、军工等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业务的同时,积极拓展以“AI低代码”PaaS开发平台为代表的标准化软件产品业务。持续深化“双轮驱动”战略转型,标准化产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,已发展为公司业务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025年上半年,公司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7648.45万元,毛利率35.53%;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及销售1786.83万元,毛利率57.71%,同比增长22.62%。标准化通用软件快速增长使其占比已达20%左右,是公司近年来新的业绩增长点。2024年,标准化通用软件销售收入达到9627.36万元,同比增长30.19%。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的标准化软件产品也都融入了较多的AI、低代码等技术,大幅提升了软件产品的竞争力。
截至目前,公司的标准化软件产品主要包括三类:工具类及泛人工智能类软件产品、工业制造类软件产品、数字化管理类软件产品。其中,工具类及泛人工智能类软件包括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、“小金智问”智能问答系统、智能文档处理平台(IDP)、知识图谱可视化开发平台等;工业制造类软件包括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(LIMS)、质量管理系统(QMS)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(HSE)等;数字化管理类产品包括知识库管理系统、智慧识才大数据分析平台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(CRM)等。目前,公司标准化软件产品已在汽车零部件、半导体、食品等制造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。典型客户已覆盖广汽集团、长城汽车、江淮汽车、福田汽车、豫光金铅、日照钢铁、中粮集团、青岛啤酒、达能集团、江中制药、阜丰集团、巴斯夫杉杉、紫光同芯、中材锂能、埃斯顿、万安科技、金杯电工、柳工集团、深圳医科院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与知名机构。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金现代在AI领域的超前布局正在多点开花。在国家加大“AI+”的浪潮中,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。
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下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迈入“技术攻坚-场景落地-生态协同”的全新发展阶段。前不久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:到2027年,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%,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,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,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。到2030年,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%,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。到2035年,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,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,不断推动AI与电力、军工、工业制造等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。作为国内积极推动AI落地应用的软件企业,公司于2025年获中国信通院认定为“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”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成功推出智能文档处理、智能问答、智能查询、智能报告生成以及多个垂直行业大模型等一系列实用型解决方案,广泛应用于电力基建知识问答、预警响应单自动填写、技改大修资料审查、招投标文件审核、设备铭牌识别、航天图纸解析、设备自动取数、热电厂氮氧化物预测等数十个具体场景,有效提升了相关行业的运营效率与智能化水平。此外,公司正积极运用大模型、OCR等技术推动AI应用从智能问答等常见场景,向与业务深度结合的工业控制领域拓展,构建专注于生产环节的垂类大模型,实现AI对工业生产流程的赋能。例如,通过大模型技术助力西安热工院、日照钢铁等客户实现氮氧化物的精准预测、实验报告自动识别等业务需求。该等深入业务的实践,不仅可以强化公司AI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深度,也会为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。
金现代表示,公司AI技术得以快速落地并取得成效,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:第一,公司积累了丰富的AI潜在业务应用场景。公司长期服务于电力、军工等大型央企,在丰富复杂的业务场景中积淀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和稳定的客户资源,这些大型企业持续创新的意愿和能力,为公司AI等技术提供了多样化、高价值的落地场景;第二,战略布局清晰坚定。公司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始终持有坚定信心,较早明确的将AI作为重点方向进行投入,从战略层面确保了资源倾斜,并设立人工智能研究所推进相关研发工作,聚焦于大语言模型(LLM)、自然语言处理(NLP)、知识图谱(KG)、计算机视觉(CV)、光学字符识别(OCR)等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。